2008年5月30日

擊樂天團--開天眼


(哪裡可以買到這種樂器?? 它的聲音實在太美妙了@@)

5/30 (五) 19:00 國家音樂廳
西班牙 大鼓打擊樂團
Odaiko Percussion Group (Spain)

5/30 (五) 21:00 國家音樂廳
以色列 皮卡杜擊樂二重奏
PercaDu (Israel)

沒錯,一個晚上聽兩場,聽到晚上11點!
今晚,徹底地瘋掉了!

台上黑衣猛男們的速擊演出,讓我喉嚨喊到啞,手拍到麻,
也讓台北的觀眾幾乎全體起立致意。
(真是不可思議,我在國家音樂廳耶!)

打擊樂是一種妙不可言的藝術表演,
每個小節都充滿創意能量,
結合東西方哩哩匝匝樂器,
可謂濃縮版的世界音樂大熔爐。

演出當中,欣賞男擊者優雅俐落的舞姿(?),
帥氣丟鼓棒,
或是抓屁股(真的有抓屁股拉!),
都是窩在家中音響前,絕對無法體驗到的美妙經驗。


今晚擊樂經典作品『Musique de Tables』: (*現場有趣100倍)


Odaiko演出片段錦集:


----接下來,是我心儀的PercaDu專區----

Marimba迷-必嗨天團: PercaDu!!



Zubin Mehta鄭重推薦:


超嗨大黃蜂:

2008年5月28日

來自外太空的聲音

5/28 7:30pm 國家音樂廳
U.S.A.《紅魚藍魚打擊樂團/ Red Fish Blue Fish》


經過一整天繁雜的實驗工作之後,
我接受了Steven Schick引薦的外太空魂遊。

上半場由大師Steve親自solo三首來引領蒼生,
下半場則由其優秀的六位UCSD子弟兵直搗
『星之夜(Le Noir de l'Étoile)』
(是真的"超新星"傳來地球的聲音,沒蓋你)。

曲意是這樣寫的:
傑哈‧葛里希的《星之夜》是擊樂作品中最吸引人的樂曲之一。
樂曲根據作曲家葛里希對節奏與和聲的奇怪理論:
音調的不協調乃是在時間軌跡中節奏互相摩擦的呈現。

本樂曲既長且複雜,卻不失直接震撼。
樂曲獨特之處,其一在於樂器的空間安排。
音樂像星星一樣點綴環繞聽眾。
偶爾聽到的電子音便成了星星的聲響,
有如是遙遠傳來的重複脈動聲。
最後這首樂曲的演出完整的帶我們回到傑納凱斯起點,
複雜交織的音樂,豐富而詩意。


演出當中,許多人不支倒地離場,
我本著『挑戰個人極限』的精神想撐完下半場第一首,
沒想到...這一首超新星就整個下半場!
OMG的烏鴉聲不斷在我腦海裡盤旋...

音樂廳好暗好暗,空氣好稀薄好稀薄,
一秒四下的『三角鐵solo』已經平穩地持續了十幾分鐘...

樂曲是這樣介紹的:
僅要求演奏者不斷重複連續音符,
一次只改變一個元素,從速度到音量到打擊區,
直到所有的樂音堆疊呈現。
就如同街車一樣,穿梭在城市中一般,
三角鐵穿梭在交響樂的音樂版圖。
所以這首曲子叫作『Silver Streetcar for the Orchestra』。

但是... 阿))))我好想死喔!要撞車了!!

出了音樂廳,再次深吸充滿O2的地球空氣,
啊))) 真好!

============回到家======
魂,給K丟給我兩首的費城hip-hop消毒,
還是無法速速遣返。


最後,有請Steve Schick:
『請給我Marimba,讓我重返地球安眠吧!』


(這首是回魂曲,不用怕) 請從49分13秒開始欣賞-

2008年5月16日

珍惜生命



From NYTimes:

Cai Changrong, 37, held an urn containing the ashes of his cremated 9-year-old daughter. His wife, Hu Xiu, could not stop wailing.

“We didn’t find any bruises or injuries on her body,” said Ms. Hu, the mother. “But she lost all her nails. She was trying to scratch her way out. I think my daughter suffocated to death.”

...But the awful scene at this local morgue is a sad reminder that too many of the dead are children in a country where most families are allowed to have only one.


2008年5月14日

Korngold

沒錯,Erich Wolfgang Korngold就是得過奧斯卡最佳電影原聲獎項的好萊塢知名電影配樂作曲家。

並將『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這首曲子獻給馬勒的遺孀Alma-Mahler,感念馬勒識才。

來玩個版本比較吧!
我心目中的原味迪士尼最佳代言人:Kavakos


豪邁女強人版本:Mutter


標準乖小孩版本:Hilary Hahn



最後獻上,
本日我最浪漫最帥版本的第一,二樂章。
頒給把Antonio Stradivari琴(價值400萬美元)遺忘在計程車上的Philippe Quint



2008年5月5日

你練習了嗎? (轉錄)

名家與NSO 的對話—東方珍珠Midori
2008/6/21 7:30 pm
國家音樂廳


作者: 陳玉慧

十一歲時她被梅塔祖賓發掘,與紐約愛樂交響樂團登台演奏,
同一年她也到白宮為雷根總統拉琴,
她在七歲時便拉Bach Chaconne,
沒有人相信七歲的孩子會那樣演奏,
行家們在聽完錄音帶後都說:
你是說廿七歲吧? 十一歲起,她巡迴世界各地演出,
她的演奏歷史長達廿二年,曾經是音樂神童的她,
今年才卅三歲,她可能是世界上琴藝最精湛的女小提琴家之一,
她叫五鳩綠 (MIDORI)。

她有一雙細長的鳳眼,姿色並不差,但穿著總是有點那麼不合身,
拉起琴來,比別人更投入更熱情,小提琴彷彿是她身體的一部份,
沒有提琴,看起來便有點神情失落。
她是那種從小在嚴格學琴教育下長大的小孩,
從小便要面對完美,她沒有童年,沒有父親,
只有一個把拉琴夢想全放在她身上的母親。

而她說,她再也無法忍受完美這個字了。任何完美的東西總是欠缺
著某種真實。當音樂不完美時,它反而更接近完美。說這話的人真
是那個從小被母親以斯巴達式教練教出來的五鳩綠。

說這話的人是那些樂評家評為琴藝完美的人。以前的樂壇重量人物
伊薩斯坦或伯恩斯坦都歡喜和她同台,
當今指揮如Sir Simon Rattle或Christoph Eschenbach都點名要她,
她那樣演奏了多年,有一天,卻無法再拉小提琴了。

一切得從大阪開始說起。

五鳩綠七十年代生於大阪的一個音樂家庭,母親是小提琴教師,
五鳩綠耳濡目染,三歲便會拉琴,那時拉的是莫札特,她母親看到
她的音樂才華,日以繼夜地教著孩子,五鳩綠沒有玩伴,
似乎也不怎麼上學,她只是一遍又一遍練習,為了討好母親的歡心。
母親離婚之後,更加全心全力以栽培女兒為人生志業。

那是多麼嚴格的母親? 那是多麼嚴格的音樂老師? 別人的母親可能
生氣時會把盤子丟在地上,她的母親在恨鐵不生鋼的時候,
會把整隻小提琴摔在牆上。五鳩綠後來說,母親這麼做她完全理解,
母親只是想把自己的經驗傳授給她,
母親指點一條任何樂者都必經的學習之路。
,她是幸運的,或者不幸?她還那麼小,但比別人更早便得走過。

那些年,她都這麼練習,這便是她全部的生活,練習,演奏,
再練習,不斷地改進,永遠無法更好,先是為了母親,
然後才是自己。
成名之後,母親還是最忠實的樂迷,她仍然嚴厲,
只是不會再摔琴了,五鳩綠的琴是別人提供的無價之寶。
她逐漸也是那麼嚴格地要求自己,
像她的母親,她變成她的母親,
心裡總有個母親的聲音在要求自己,
她隨時隨地都聽到那聲音。


那聲音問: 你練習了嗎? 你練習了嗎?
她母親從小一遍又一遍的要求
,無止無盡。那句話變成她的惡夢。
廿三歲那年,音樂神童崩潰了。
她再也不能拉提琴,她得了厭食症,失眠,頭痛,精神崩潰。
好幾年,她接受治療,必須靜養。她無法再討好母親,
她一向必須那麼做,但從此卻無以為繼了。

整整六年,五鳩綠沒有打開琴盒,她不想拉琴了,再也不想。
她寫了自傳,做了無數次的心理治療,她重新上大學讀書,
她甚至讀完了心理系。

現在,她又復出演奏。她改變了許多,她已經不是孩子,
而是一個大人,她也改變生活,搬離了母親家 (仍住門對門),
繼續寫作,她把日記或信件貼在自己的網站上,
有時也公開她的食譜,她練習拉琴,但也做別的事,
譬如做菜,鉤毛衣,寫作,讀書,她愛上寫東西,
還在寫她的心理學碩士論文。

她仍然會頭痛,但心裡那個魔鬼聲音不見了: 你練習了嗎?
她比從前喜歡演奏,也比從前喜歡練習,
那是出自心裡的真正意願,
雖然她練習時間比以前縮短了,縮太短了。

她失去童年,當她是孩子時,她已經不是孩子,
現在她長大了,她終於成為了自己。
她成為完美或不完美的五鳩綠。